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37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歐陽如娟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5-01-16T01:59:03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5-01-16T01:59:03Z | - |
dc.date.issued | 2024-05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3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法華經》於西元三世紀傳譯至中國,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 其思想宏大且法義深邃,強調眾生法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充滿希 望。由於《法華經》的經文內容豐富,情節戲劇化且故事場景引人入 勝,因此開展出石雕、木刻、泥塑、鎏金、銅鑄、彩繪等佛教造像之 相關藝術作品。 「二佛並坐」的造像藝術源自《法華經》第十一品〈見寶塔品〉, 描述了多寶如來承諾,在未來有佛宣說《法華經》時,將現身證明其 真實性。當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述《法華經》時,多寶如來從地湧 現的寶塔中現身,並邀請釋迦牟尼佛同坐於寶塔內。這一場佛與佛之 間的超時空相遇,象徵著過去、現在和未來佛同時實現,體現出佛法 願力的傳承和時空觀。 本文探討《法華經》第十一品〈見寶塔品〉中「二佛並坐」的藝 術呈現,研究動機源於法鼓山法華鐘上的〈多寶塔雙佛並坐圖〉,該 圖以莊嚴肅穆的藝術風格引發了筆者探究此主題的興趣。本文針對現 今收藏於博物館和石窟中,知名且具有特色的「二佛並坐」造像作品 進行分析,並依據年代排序,分為古代與現代兩個部分來介紹,透過 文獻資料的梳理,探究其經典來源、造像的時代背景、表現形式、風 格特點及象徵意義。研究旨在理解「二佛並坐」造像觀念及其所蘊含 的宗教思想,和對當代社會文化的影響。希望通過對這一主題的研究, 提供對佛教藝術及其信仰體系的新視角,並為未來相關研究奠定基 礎。 | en_US |
dc.language.iso | zh | en_US |
dc.subject | 二佛並坐 | en_US |
dc.subject | 見寶塔品 | en_US |
dc.subject | 法華鐘 | en_US |
dc.subject | 經變 | en_US |
dc.subject | 造像 | en_US |
dc.title | 《法華經》的藝術呈現──「二佛並坐」初探 | en_US |
dc.type | report | en_US |
item.languageiso639-1 | other | - |
item.grantfulltext | none | - |
item.fulltext | no fulltext | - |
顯示於: | 佛教學系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