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278
標題: |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的安頓之道──自我生命的限制與自由 | 作者: | 詹惠涵 | 關鍵字: | 論語;克己復禮;限制;自由;安頓;the Analects;self-mastery and returning to Ritual;restriction;freedom;settlement | 公開日期: | 7-七月-2023 | 摘要: | 在庸庸碌碌的追求中,在轉瞬即逝的滿足感當中,如何是「安身立命」之道?如何能夠透過《論語》的指引,尋得生命的安頓和自由?本論文以《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思想為綱領,在「限制與自由」的主軸中,對《論語》各篇章進行文本詮釋並與筆者的生命經驗對話。目的在於探討《論語》「克己復禮為仁」思想如何引領生命在不得不面對的限制中,體證到自由的心境。 在詮釋《論語》文本的過程中,筆者透過反覆提出生命中的疑問並與文本對話,在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談之中啟發自己,領悟《論語》文本帶來的安頓之道:如何在不確定的命運中以及因限制引發的困惑中,真切地透過「克己復禮」的引導,而能夠轉化自己的心志而成就仁道。 論述脈絡以自我、關係和命運為「限制」的三個面向,並分別以克己、復禮、為仁闡述對此三面向的限制之認識、接納及轉化。克己是一種能力,覺知一己在關係之中而能負起忠於仁道的志向。復禮是一種關懷,在回歸仁道的修持當中,感通自他、體會生命中的平等和尊嚴。為仁是對生命在勇氣和承擔中扎扎實實的肯定。 藉由對限制的認識、接納和轉化,突破「我」的侷限,發現並肯定關係中的一己。在面對生命中不確定性的限制時,仍能夠透過正確認識自己、關係以及命運而達到安頓的自由心境。研究成果顯示,「克己」的提醒是在關係中回歸自身的主動性,承擔起生命的責任,發現一己生命的價值。「復禮」的叮嚀是在生命的主動性中不忘關照相對於自身的他人,亦藉此體會一己生命的意義。安身,在於「克己」的覺知;立命,在於「復禮」的承擔。安頓之道,即是在命運的潮流當中,時時刻刻透過克己復禮,回歸到一己之與眾人的相互成就之中。 | URI: |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278 |
顯示於: |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
---|---|---|---|---|
U0119-1408202315483400.pdf | 3.08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