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44
Title: | 巴利文獻中波羅蜜思想之探究-以《行藏注》為主 | Authors: | 詹蕙郡(釋紹玄) | Keywords: | 波羅蜜;行藏注;小部;法護 | Issue Date: | 26-Jun-2024 | Abstract: | 本論文旨在探究巴利文獻《行藏注.附論》波羅蜜之意涵。其動機來自於波羅蜜思想,此思想根源於《小部》的相關文獻,如《本生》、《佛史》、《行藏》記載佛陀過去生修持波羅蜜行的事蹟。《行藏注.附論》則是法護對波羅蜜作的注解書。本論文將針對《行藏注.附論》的十波羅蜜意涵進行深入分析及詮釋,接著將它和《大智度論》作比較,考察出它們之間的顯著差異。 在梵語、巴利語、漢譯,整理出波羅蜜一詞,從到彼岸、完美、度無極…等,其意涵引申為到達解脫的彼岸和完美的德行。波羅蜜思想根源於《本生》佛陀前生所行建構出修持的方法,《佛史》則是佛陀自身的引證,《行藏》重點在波羅蜜的行持。透過《本生》、《佛史》、《行藏》文獻中,對波羅蜜思想作一探源。針對《行藏注.附論》中,十波羅蜜的意涵以毗曇四相,從字源分析作詮釋,並與《大智度論》中相關波羅蜜的內容作比對。對《行藏注.附論》呈現的結構特色作說明,並將巴利容易混淆字詞作討論。最後將對《行藏注‧附論》中關於波羅蜜的前六個問題進行白話翻譯。 | URI: |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4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佛教學系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