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241
標題: | 大足寶頂「毗盧道場」和「圓覺道場」圖像內容、源流新探索──破譯「六代祖師傳密印」謎底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tents and Origins of the Vairocana Practice Hall and the Perfect Enlightenment Practice Hall: An Answer to the Riddle of the “Sixth Huayan Patriarch’s Transmission of the Esoteric Seal” |
作者: | 胡文和 | 關鍵字: | 毗盧道場圖形;華嚴繪畫;寶頂圓覺變相;安岳華嚴洞;圓覺經與密教;六代祖師謎底 | 公開日期: | 六月-2008 | 期刊: | 法鼓佛學學報 | 期: | 2 | 頁數: | 247-310 | 摘要: | 本文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4 號窟毗盧道場,並從六個方面作詳細研究,即:毗盧道場圖形結構、該窟輪藏柱上的內容、毗盧道場和華嚴經變相緣起、莫高窟華嚴經變相圖像內容結構解析、毗盧道場圖像結構與敦煌華嚴經變相比較和東瀛「華嚴海會善知識圖」。本文主要論證了兩個問題:(1)第14號窟的題材是《華嚴經》「七處九會」變相,其圖像結構展開圖與莫高窟第55窟「七處九會」變相相似。(2)該窟右壁第2 組圖像中的結特異手印的毗盧佛造型,文殊、普賢像,與東瀛「華嚴海會善知識」、「毗盧遮那三尊像」(建長寺)繪圖的相似,都可以在時代更早的杭州飛來峰「華嚴佛會」圖像中,以及安岳等地的石窟遺址中尋覓到相關的原型。 第二部分為第29 號圓覺道場,仍從六個方面分析,即:寶頂圓覺洞圖像、該窟與安岳華嚴洞圖像異同、該窟與安岳華嚴洞內容和時代、波士頓藏東瀛圓覺經變相的啓示、安岳與大足其他華嚴系統造像之研究以及「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謎底。本文之結論是寶頂圓覺洞和安岳華嚴洞題材都是屬於圓覺經變相;其圖像結構有差異,應是後者的建造時代在前。 此外,筆者再將兩部分內容綜合,把安岳、大足石窟遺址中的圓覺經變相和華嚴佛會圖像列表排比,其中尊主佛所戴的寶冠立面上,大都有柳本尊(或Ⅲ型)化身像(Incarnation)。在(六)「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謎底一章中,結合《圓覺經》與宋代四川民間密教的深厚關係,可以認定,唐末五代初「川密」教主柳本尊不僅修持密教,而且還重視《圓覺經》與《首楞嚴經》,其私創的佛教宗派獲得了官方欽賜的寺額,因此他才有可能在宋代又被尊奉爲唐代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之後的第「六代祖師」,正好與大足石刻中「六代祖師傳密印」相一致。 | 描述: | 收稿日期:2008.01.03,通過審查日期:2008.03.21。 | URI: | http://172.27.2.131/handle/123456789/241 | ISSN: | 1996-8000 |
顯示於: | 學術出版組 |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
---|---|---|---|---|
6.胡文和.2.pdf | 42.94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