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251
標題: | 說一切有部的斷惑理論 Sarvāstivādin’s Theory on the Destruction of Delusion |
作者: | 周柔含 | 關鍵字: | 煩惱;隨眠;自性斷;所緣斷;有隨眠心;相應隨眠;所緣隨眠 | 公開日期: | 六月-2009 | 期刊: | 法鼓佛學學報 | 期: | 4 | 頁數: | 1-45 | 摘要: | 在部派的思想中,「斷惑論」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主題。本稿試著從有部的煩惱架構,「有隨眠心」和斷惑方法等,探究有部的斷惑理論。 內文先討論有部對於「煩惱」和「隨眠」的基本立場;進而說明「隨眠是諸有本」的原由和三界五部九十八隨眠的架構。接著從「所緣隨眠」、「相應隨眠」和「有隨眠心」來論述,有部的煩惱理論是建立在有部教學主軸「三世實有」說,和心心所理論中的「心心所相應」說二大原則。 最後,從二種「自性斷」和「所緣斷」以及斷惑的四因來討論,世親的「自性斷」說和眾賢的「斷惑當從所緣」說背後的思想理路。進而明白,「離繫必定是已斷惑,斷惑並不一定是已離繫」。「斷」是離繫縛煩惱的「得」(按: 自性斷);「離繫」則是斷緣彼事體(按:相應縛、所緣縛)的煩惱。 對於斷惑,世親採取「斷」──「斷除煩惱的繫縛」──之立場;眾賢採「離繫」──令煩惱不再現起──之立場。對於有部而言,「斷除煩惱的繫縛」,是手段,是斷惑的「基本立場」與普遍原理;而成就「離繫得」──令煩惱不再現起,是目標,是斷惑的「最終目的」。 | 描述: | 收稿日期:2008.09.01,通過審查日期:2008.12.22。 本文研究與論文寫作期間曾受國科會計畫(NSC 96-2811-H-002-019)之資助,特此誌謝。 | URI: | http://172.27.2.131/handle/123456789/251 | ISSN: | 1996-8000 |
顯示於: | 學術出版組 |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
---|---|---|---|---|
1.周柔含.4.pdf | 675.11 k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