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714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釋惠敏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 釋洞崧 | en_US |
dc.creator | 釋洞崧 | en_US |
dc.creator | Dong-Song Shi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0-04-07T01:10:45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0-04-07T01:10:45Z | - |
dc.date.issued | 2016-03-25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172.27.2.131/handle/123456789/714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源於想釐清《解脫道論》「行處」與《清淨道論》「業處」的動機,以比較研究的方法,從「架構」與「內容」兩個切入點對於行處(業處)比較研究,試著達成兩個目的,也就是:釐清行處(業處)架構演變過程以及兩論之間行處(業處)內容的差異。 研究顯示:首先,就架構上,從《解脫道論》三十八行處至《清淨道論》四十業處的演化過程,可以窺視三十八行處為赤銅牒部行處(業處)的雛型。而覺音於《清淨道論》調整為四十業處。主要調整的架構是十一切入與二無色。其次,就內容上,筆者先敘述兩論行處(業處)共同的的修習概要,繼而指出兩論主要的差異,以此方式貫徹行處(業處)內容的比較研究。由於內容龐大,筆者在說明各個行處(業處)的比較研究結果之後,提出幾個重要的發現。即:《解脫道論》的念佛有兩類,即:「初期傳統之念佛」以及「傾向大乘之念佛」,《清淨道論》只保有第一類。《解脫道論》的慈心觀有三類,即「人天修慈」、「二乘修慈」「菩薩修慈」,《清淨道論》只有第一類;等等。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theories of Kammaṭṭhāna found in Vimuttimagga and Visuddhimagga. By comparing the two treatises, this thesis aims to clarify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curred upon the theory of Kammaṭṭhāna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Visuddhimagga from Vimuttimagga, and how the two contents vary. Firstly, from the structural perspectiv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38 categories of Kammaṭṭhāna in Vimuttimagga acted as the base for Visuddhimagga (a prominent treatise of the school of Tāmraśāṭīya) and was expanded to 40 categories in the latter by Buddhaghosa. The adjustments made were identified to be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 ten kasiṇa and two arūpa.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nt, the common practices found in the two treatises were illustrated, followed by their main differences. Without going into details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study,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are given as follow. For example, whil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Buddhānussati in Vimuttimagga, namely the “Buddhānussati of the early Buddhist tradition”(初期傳統之念佛) and the “Buddhānussati with Mahāyana tendency”(傾向大乘之念佛), only the first type remains in Visuddhimagga. Moreover, while there are three categories of Mettā Bhāvanā in Vimuttimagga, namely the “Mettā Bhāvanā practice of human and heavenly beings (人天修慈)”, “Mettā Bhāvanā practice of Sāvaka-pacceka yāna (二乘修慈) ”, and “Mettā Bhāvanā practice of bodhisatta (菩薩修慈)”, only the first category remains in Visuddhimagga, and so on.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摘要 i ABSTRACT ii 略符表 iii 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一、研究緣起 1 二、研究動機 1 (一)問題探討的核心—行處(業處) 1 1. Kammaṭṭhāna的語義 1 2. Kammaṭṭhāna與所緣 3 (二)兩個主要的動機—架構與內容 4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評析 5 一、有關《解脫道論》的研究 5 (一)譯著 5 1. 依據現有漢譯本的譯著 5 2. 依據藏文文獻的譯著 6 (二)解題 6 (三)《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之比較研究 7 (四)有關《解脫道論》與Peṭakopadesa 9 (五)有關《解脫道論》之〈頭陀品〉 9 (六)有關《解脫道論》與《有為無為抉擇》 10 (七)底本問題之研究 11 (八)部派隸屬之研究 12 (九)有關有分識 12 (十)有關四諦現觀 13 (十一)有關《解脫道論》行處的比較研究 13 二、有關《清淨道論》的研究 13 (一)《清淨道論》之版本 14 (二)《清淨道論》之譯本 14 (三)與本文撰寫相關的研究 15 (四)有關《清淨道論》業處的比較研究 16 三、小結 1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16 一、研究目的 16 二、研究方法 17 (一)基本文獻解讀 17 (二)比較研究法 17 第四節 有關《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 18 一、《解脫道論》之傳承 18 (一)作者與著作年代、場所 18 (二)譯者與原典 20 (三)《解脫道論》的隸屬部派 22 1. 巴利上座部小史 22 2. 隸屬部派的不同看法 24 (四)小結 25 二、《清淨道論》之傳承 26 三、《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造論主旨 27 (一)有關《解脫道論》之〈因緣品〉 28 1. 〈因緣品〉之主要內容 28 2. 有關〈因緣品〉主要的問題 29 (二)有關《清淨道論》Nidānādikathā 35 (三)〈因緣品〉與Nidānādikathā之考察 36 (四)小結 37 四、《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的內容對照 37 (一)有關Bapat對於兩論關係的四種假說 37 (二)兩論內容之對照表 39 第五節 小結 41 第二章 行處(業處)架構之研究 42 第一節 總說定學 42 一、定學架構之施設與主題 42 二、定與行處(業處)概說 43 (一)有關定的分別 43 (二)有關行處(業處)的分別 46 1. 以禪 47 2. 以正越 48 3. 以增長 48 4. 以緣 49 5. 以事 49 6. 以勝 51 7. 以地 51 8. 以取 51 9. 以人 52 (三)小結 53 第二節 從三十八行處至四十業處 53 一、三十八行處為行處(業處)的雛型 53 二、調整行處架構的主要問題 55 (一)對於十一切入(十遍)架構之調整 55 1. 傳統十一切入的法數 55 2. 對於一切入架構的三項調整 57 (二)對於無色架構之調整 68 三、小結 69 第三節 有關行處(業處)修習的基本架構 70 一、正文的部分 70 (一)定義 70 (二)修、相、味、處 70 (三)功德 71 (四)取相(或修行) 71 (五)入禪 71 (六)料簡 71 (七)成就 71 二、散句(雜論)的部分 72 (一)定處散句vs四無色雜論 72 (二)十切入散句vs十遍雜論 72 (三)十不淨散句vs十不淨雜論 73 (四)十念散句vs六隨念雜論 73 (五)四無量散句vs四梵住雜論 73 三、小結 74 第四節 小結 74 第三章 行處(業處)內容之研究 75 第一節 十一切入(十遍,dasa kasiṇāyatanāni) 75 一、十一切入修習概要 75 (一)地一切入(=地遍,paṭhavī-kasiṇa) 75 (二)餘一切入(=餘遍,Sesakasiṇa) 78 二、兩論的主要差異 79 (一)色所攝與無色所攝 79 (二)有關十一切入的功德 79 (三)有關曼陀羅的形狀 80 (四)有關取相的技巧 80 (五)有關取相、彼分相(=似相)的形容 80 (六)有關生起安止定的方便 81 (七)十六行與十四行相調心 82 三、小結 86 第二節 十不淨想(十不淨,dasa asubha) 87 一、十不淨想修習概要 87 (一)不淨的語義 87 1. 有關《解脫道論》譯語的問題 88 2. 不淨之略述 89 3. 小結 91 (二)不淨想的修習方法 92 1. 兩論與義疏鋪陳之對照 92 2. 從取相至入禪 93 3. 小結 95 二、兩論的主要差異 95 (一)不淨想與不淨相 95 1. 《解脫道論》的「不淨想」 95 2. 《清淨道論》的「不淨」 96 3. 「想」與「相」的再斟酌 97 4. 不淨想與不淨相(取相、似相) 98 5. 小結 99 (二)有關不淨的對象 99 (三)有關行處的轉換 100 三、小結 100 第三節 十念(十隨念,dasa anussatiyo) 100 一、總說十隨念 100 (一)有關隨念的聖典與成立概說 101 1. 有關隨念的聖典 101 2. 十隨念的成立過程 105 (二)念(sati)與隨念(anussati) 106 (三)小結 108 二、別說十隨念修習概要 108 (一)念佛(=佛隨念,buddhānussati) 108 1. 念佛概述 108 2. 兩論主要差異 109 3. 小結 118 (二)念法(=法隨念,dhammānussati) 119 1. 念法概述 119 2. 兩論主要差異 120 3. 小結 121 (三)念僧(=僧隨念,saṁghānussati) 121 1. 念僧概述 121 2. 兩論主要差異 122 3. 小結 123 (四)念戒(=戒隨念,sīlānussati) 123 1. 念戒概述 124 2. 兩論主要差異 124 3. 小結 125 (五)念施(=捨隨念,cāgānussati) 125 1. 念施概述 125 2. 兩論主要差異 126 3. 小結 127 (六)念天(=天隨念,devatānussati) 127 1. 念天概述 127 2. 兩論主要差異 127 3. 小結 128 (七)念安般(=安般念,ānāpānasati) 128 1. 念安般概述 128 2. 兩論主要差異 132 3. 小結 143 (八)念死(=死隨念,maraṇasati) 144 1. 念死概述 144 2. 兩論的主要差異 145 3. 小結 148 (九)念身(=身至念,kāyagatāsati) 148 1. 念身概述 148 2. 兩論主要差異 150 3. 小結 154 (十)念寂寂(=寂止隨念,upasama-anussati) 155 1. 念寂寂概述 155 2. 兩論主要差異 155 3. 小結 159 三、小結 159 第四節 四無量心(四梵住,cattāro brahmavihārā) 161 一、四無量心之修習概要 161 (一)慈(mettā) 162 (二)悲(karuṇā) 163 (三)喜(muditā) 164 (四)捨(upekkhā) 164 二、兩論主要差異 165 (一)慈無量心 165 1. 觀察忿恨過患與忍辱功德 165 2. 有關修慈的對象 166 3. 對他人修慈的方式 167 4. 有關除瞋的方便 168 5. 有關增長所緣 170 6. 《清淨道論》的480與528種慈心的安止定 171 7. 有關《解脫道論》的三種慈心 172 (二)悲無量心 183 (三)喜無量心 184 (四)捨無量心 184 (五)四無量散句 184 1. 「四無量心」與「四梵住」的名稱 184 2. 四無量的語義 186 3. 有關「於四無量四禪生」 187 4. 有關四無量的數量 187 三、小結 189 第五節 觀四大(四界差別,catudhātuvavatthāna) 190 一、觀四大修習概要 190 (一)依據聖典的修習 190 (二)依據義疏的修習 191 二、兩論主要差異 191 (一)四界差別的語義 191 (二)有關不利慧者的修法 193 (三)有關「以廣」觀察四界 193 (四)有關依據義疏的修習 195 1. 兩論共有的內容 195 2. 《解脫道論》特有的內容 203 3. 《清淨道論》特有的內容 204 4. 小結 205 (五)有關觀四大的最終目的 206 三、小結 206 第六節 食不耐想(食厭想,āhārepaṭikkūlasaññā) 207 一、食不耐想修習概要 207 二、兩論主要差異 208 (一)《清淨道論》的四種食 208 (二)《解脫道論》的「五行」與《清淨道論》的「十種行相」 208 1. 可對應的內容 208 2. 《清淨道論》特有的方法 210 3. 小結 210 三、小結 211 第七節 無色(āruppa)定 211 一、無色定之修習概要 211 (一)空無邊處(ākāsānañcāyatana) 211 (二)識無邊處(viññāṇañcāyatana) 212 (三)無所有處(akiñcaññṭyatana) 212 (四)非想非非想處(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213 二、兩論主要差異 213 (一)有關「二無色」與「四無色」 213 (二)有關四無色的禪支 215 (三)有關《解脫道論》的修定果報 215 三、小結 215 第四章 結論 21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17 一、就架構上 217 二、就內容上 218 (一)十一切入: 218 (二)十不淨想: 218 (三)十念: 219 (四)四無量: 220 (五)觀四大: 220 (六)食不耐想: 220 (七)無色定: 220 第二節 研究發現 221 一、比較研究的重要發現 221 二、有關Bapat四種假說的再檢視 222 參考文獻 225 (一)原典文獻 225 (二)專書 225 (三)期刊、論文 227 附表(一):〈因緣品〉的五解脫與Nidānakathā的九項內容 233 附表(二):《解脫道論》三十八行處與《清淨道論》四十業處 235 附表(三):《解脫道論》與《清淨道論》行處(業處)架構對照表 236 附表(四):兩論地一切入內容鋪陳 240 附表(五):《解脫道論》一切入的功德 242 附表(六):《解脫道論》的「具足」與《清淨道論》的「成就、失敗」 243 附表(七):《解脫道論》的「非具足」與《清淨道論》的「四梵住之敵」 243 | en_US |
dc.language.iso | zh | en_US |
dc.subject | 《解脫道論》 | en_US |
dc.subject | 《清淨道論》 | en_US |
dc.subject | 行處 | en_US |
dc.subject | 業處 | en_US |
dc.subject | Vimuttimagga | en_US |
dc.subject | visuddhimagga | en_US |
dc.subject | Kammaṭṭhāna | en_US |
dc.title | 《解脫道論》「行處」與《清淨道論》「業處」之比較研究 | en_US |
dc.title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Kammaṭṭhāna in Vimuttimagga and Visuddhimagga | en_US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item.fulltext | no fulltext | - |
item.grantfulltext | none | - |
item.languageiso639-1 | other | - |
顯示於: | 佛教學系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