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50
Title: | 台北巿市民農園創新服務模式研究 | Authors: | 楊婉瑜 | Keywords: | 都市農業;市民農園;社會創新 | Issue Date: | 30-Jul-2024 | Abstract: | 台灣農地因都市化發展需求,以及老農凋零後願意投入農業生產的人力不足,造成許多農地轉為非農地農用的情形,使得可耕農地的面積日漸減少,尤其是存在大都會的可耕農地更是彌足珍貴。再者,近幾年陸續發生食品安全危害人體健康的事件,讓社會大眾更重視食材的安全問題,具有友善環境意識及食安疑慮的民眾,願意利用工作閒暇時間親自耕種農作物食用或分享給朋友。 台灣從1994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各地區設置都市農業示範區,例如:「市民農園」、「教育農園」、「銀髮族農園」,以及「花卉公園」。從1990年北投第一家市民農園成立,有些市民農園因為地理位置、交通設施、經營管理、承租者與園主的配合等問題,造成實行效果未達預期結果。因此,本研究擬以設計台北市巿民農園創新服務數位平台提供農地供給和需求之媒合機制,提供農作物交易與耕作經驗交流,以及友善耕作的技術及定期土壤水質的檢測來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性,為農園經營者及承租者提供更多創新的服務。 本研究收集台北市市民農園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了解經營狀況及困境。接著採用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第一階段質性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市民農園園主和農地承租者,面對面訪談園主和承租者,以瞭解現場實地農業耕作面臨的問題與需求。第二階段為量化研究,建立台北市市民農園創新服務數位平台內容問卷,完成信度與效度分析後,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收集資料。研究對象為大台北地區18歲以上民眾,邀請市民農園經營經驗及農耕體驗的承租者參加本研究,採滾雪球方式收集網路問卷資料。最後,利用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對象以女性(84.5%)、年齡54-65歲(48.2%)、教育程度為專科或大學者(49.1%)、沒有農事耕種經驗(57.3%)、有聽過市民農園(60.9%)、想要體驗農地種植(59.1%),對台北市市民農園創新服務研究議題感興趣。 本研究網路問卷調查分析結果,研究對象有六成以上、且想要體驗農地種植有八成以上將近九成願意使用,台北市市民農園創新服務數位平台所提供的「尋找夥伴」、「交流園地」、「影音記錄」、「購物市集」、「溫馨服務」等服務功能市場接受度高。尤其研究對象有八成以上及想要體驗農地種植有九成以上,使用「購買與銷售」意願最高;研究對象76.4%及想要體驗農地種植者90.8%,使用「農作達人跟你說」意願其次;研究對象75.5%及想要體驗農地種植者89.2%將近九成,使用意願「菜苗車服務」及「田間小幫手」較高。此四項服務具有市場開發潛力。 針對調查平台每月繳的會費調查,每月願意支付49-99元有26.4%、每月願意支付100-199元有32.7%。研究對象期待平台提供的網路安全防護措施,以隱私權保護政策(57.3%)、登入帳號後寄出通知(51.8%)及安全密碼(48.2%),此三項較高。 本研究如果順利完成,有助於完成台北市市民農園創新服務數位平台內容設計,未來得以提供供需雙方的媒合,並提升其生產經濟功能,達到作物地產地銷,成為永續經營的都市農業,也提供都市綠地淨化空氣,及都市人紓解壓力、體驗農耕休閒活動,保留更多都市農地提供生態環境教育的場域。 | URI: |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5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