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260
標題: | 上座部觀禪的原動力 The Dynamics of Theravāda Insight Meditation |
作者: | 無著比丘 | 關鍵字: | 上座部佛教;毘婆舍那(觀);觀智;初期佛教;三相 | 公開日期: | 十二月-2010 | 期刊: | 法鼓佛學學報 | 期: | 7 | 頁數: | 1-22 | 摘要: | 本文旨在揭露在當代上座部傳統所修習的觀禪裡,其內在實際動力的關鍵面,尤其馬哈希禪師(Mahāsi Sayādaw)、葛印卡(S. N. Goenka)以及帕奧禪師(Pa Auk Sayādaw)就是以這種方式教導禪修。(一)本文首先簡要考察這三個現代的觀禪傳統,概述這些禪修練習與四念處相關的基本面,並比較這三個傳統各自賦與「修止」的重要性。(二)接著,檢視這三個傳統在古老的觀智架構裡的共同根源, 並比較在《攝阿毘達磨義論》( Abhidhammatthasaṅgaha ) 、《解脫道論》和《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hāmagga)裡,所發現到各種版本的觀智架構。(三)最後,再回溯至巴利《尼柯耶》裡的早期經典,尋找觀智架構的根本面,特別是在經典裡對於無常、苦、非我的教導,這種「透過無常引生苦,然後由苦導至非我」的禪修發展,本文視之為隱藏在觀智發展下的實際動力之關鍵面。 | 描述: | 收稿日期:2010/01/14,通過審核日期:2010/04/01。 原稿 “The Dynamics of Theravāda Insight Meditation” 將刊登於「佛教禪坐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後論文集,預訂2011 年出版。此篇為王瑞鄉(南山放生寺巴利經典譯者)譯。 譯者按:文中全形方括號〔〕的內容是原作者所增添,小方括號 [ ] 的內容是譯者為了順暢或更明確所增補。含有星號 * 的注腳,是譯者的補充。原文中 “insight”一詞依上下文順暢,譯作「觀」、「毘婆舍那」或「洞察」。最後,感謝二位評審老師對譯文提供諸多寶貴意見。 | URI: | http://172.27.2.131/handle/123456789/260 | ISSN: | 1996-8000 |
顯示於: | 佛教學系 |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
---|---|---|---|---|
1.無著比丘.7.pdf | 434.68 k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