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82
標題: | 佛教飲食儀式運用於「飲食教育」之初探-以禪宗《入眾日用》為例 | 作者: | 釋惠敏 | 關鍵字: | 佛教飲食儀式;佛教飲食儀式;《入眾日用》;缽盂供養;二時臨齋儀;Buddhist Diet Ceremony;Diet Education;RuZhongRiYong (the Guidlines for Daily Life in Chan Monastery);Offerings for Liberation;ErShiLinZaiYi (Ceremonies for Morning and Midday Meal) | 公開日期: | 25-十二月-2017 | 出版社: | 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附設出版社 | 期刊: | 新世紀宗教研究 | 卷: | 16 | 期: | 2 | 頁數: | 45 - 77 | 摘要: | 本論文發現現代韓國佛教禪宗「缽盂供養」儀式的紀錄片內容與南宋宗壽之《入眾日用》很相近,因此再將其與華人地區漢傳佛教的「飲食供養」儀式,相互比對考證,有如下兩點結論:1. 現代韓國禪宗「缽盂供養」內容(B1~2, B4~8)是以南宋《入眾日用》飲食儀式(A1~7)為主體,但是[B3]「誦10佛名」可能與明末「二時臨齋儀」之「念供養」同源。2. 現代華人佛教界所用的「二時臨齋儀」可能是以明末雲棲袾宏《雲棲法彙》(1624)「二時臨齋儀」為主體,再加上明朝性祗《毗尼日用錄》(1633)以及清朝讀體(1601-1679)《毗尼日用切要》之「結齋先念準提呪後,偈云」的儀式。依此考察,本文遂提出佛教飲食儀式有助於「飲食教育」的心態與習慣,有以下四方面:(一)缽器隨身:於食知量、食器自備自洗,(二)食前供養:等施分享、禪悅法喜,(三)食時五觀:感恩來處、敬業不貪、報答眾生,(四)食畢祝願:施者安樂、所作皆辦。將此與日本推行的「飲食教育計畫十五項指標」對照,我們發現食育基本法,可從各級行政機關、個人、家庭、學校乃至相關行業之廣泛面向實施;而佛教的「飲食供養」儀式等內容,則可以進一步提供「飲食教育」心態與習慣之深度及細緻處,以作為全面性飲食教育發展的重要參考。同時,佛教禪宗之「農禪並重」的制度也有助於推行「食農教育」,如此或更可裨益於「愛地球、愛和平」議題的了解與運用。 | URI: | http://172.27.2.131/handle/123456789/82 | DOI: | 10.3966/168437382017121602002 |
顯示於: | 佛教學系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