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03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uthor | 彭慧嫻(釋常慧)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024-05-09T02:52:07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4-05-09T02:52:07Z | - |
dc.date.issued | 2024-01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0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綜觀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1930-2009)一生,可以發現「推 動佛教教育、培養佛教人才、復興與弘揚漢傳佛教」,實為其生命中非常 重要的使命與實踐方向。聖嚴法師在北美創建了禪中心(東初禪寺),其 與西方弟子之間的教學互動歷程與事跡,亦呈現了對佛教人才培育的關注 與實踐。特別是聖嚴法師為了培養「漢傳禪法」的西方弟子「禪修師資」 人才,所開辦的一系列「師資培訓課程」。 本論文主要以文獻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首先從聖嚴法師親自敘述的 禪修經歷與體驗的文字中,梳理出其禪修歷程,以及這些親身經驗對法師 所帶來的重要影響、心目中理想禪修師資人才應具備的內涵與條件。其次, 藉由篩選與整理這批「師資培訓課程」內容的一手文本資料,從中發現聖 嚴法師極具「漢傳禪佛教」內涵的教學特色。最後,綜合以上二者,進一 步省思:在當時北美整體的佛教禪修環境氛圍中,聖嚴法師何以選擇非常 傳統的漢傳禪宗文獻為主要的教材?法師內在是否期許這些西方弟子,能 達成其心目中傳承與弘漢傳禪佛教於西方的心願?進一步思考:在北美宗 教走向「多元」與「現代」發展的趨勢下,聖嚴法師這般看似走向漢傳禪 佛教「傳統」與「純粹」的禪修師資人才教育訓練,放在整個北美禪佛教 大環境中,所呈現的意涵、特色與價值。 最後,本論文研究結果,其一為聖嚴法師視〈禪門鍛鍊說〉為重要的 「鍛禪計劃書」,以鍛鍊出能「活用死法」的密集禪期領眾禪修人才,並效法祖師門以「復興禪法」的精神,能以東初禪寺(禪中心)為其弘護漢 傳禪法與道風之重要使命。其二為聖嚴法師歷經數年的禪修師資培訓教學, 逐漸建立適用於西方眾之「漢傳禪修師資培訓」教學架構,不僅親自在 「現場操作」與呈現「層次分明」的教學手法,並不離其漢傳傳承法脈之 角色使命,幾乎皆以「禪宗傳統文獻」為教學的重心。 綜觀聖嚴法師早期的禪修教學歷程,可以發現法師應該早在一九八五 年左右,即已透過這些教學經驗的積累,逐漸在其心目中建構了一套適用 於西方「漢傳禪法教學系統」,此一系統的特色是:走在北美宗教現代化 歷程中,次第而白話的「創新」教學手法,同時又保有漢傳禪法中的「傳 統」、極為「純粹」的「漢傳禪佛教理論與修行」內涵。 | en_US |
dc.language.iso | zh | en_US |
dc.subject | 聖嚴法師 | en_US |
dc.subject | 禪修教學 | en_US |
dc.subject | 西方弟子 | en_US |
dc.subject | 師資培訓課程 | en_US |
dc.subject | 傳統與創新 | en_US |
dc.title | 聖嚴法師西方弟子「師資培訓課程」之早期禪修教學特色(1976-1985) | en_US |
dc.type | thesis | en_US |
item.fulltext | with fulltext | - |
item.grantfulltext | open | - |
item.languageiso639-1 | other | - |
顯示於: | 佛教學系 |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
---|---|---|---|---|
U0119-0201202408422200.pdf | 5.42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