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 中文
  • English

DSpace CRIS

  • DSpace logo
  • Home
  • Research Outputs
  • Researchers
  • Organizations
  • Projects
  • Explore by
    • Research Outputs
    • Researchers
    • Organizations
    • Projects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Help
  • Sign in
  • 中文
  • English
  1. DSpace-CRIS at My University
  2. 學術單位
  3. 人文社會學群
  4.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42
Title: 佛教僧侶的孝順實踐—以泰國法身寺僧侶為例
Authors: 釋心月 
Keywords: 孝道實踐;佛教僧侶;報答父母恩;短期出家;泰國法身寺
Issue Date: 19-Jun-2024
Abstract: 本研究《佛教僧侶的孝順實踐以泰國法身寺僧侶為例》目的是為了解佛教僧侶以什麼方法表達孝順實踐。研究者的家庭是泰國華僑,自幼家庭重視「孝敬」,長大後有機會在泰國上座部佛教出家了25年學習到以佛法報答父母恩之方法,而且我有機會來到漢傳佛教的聖地—法鼓山文理學院讀學士班及碩士班總共八年,能夠看到漢傳與南傳兩方的僧侶如何實踐孝順之道頗令人為之鼓舞。 研究目的為以下:(一)了解經典如何解釋孝順的定義以及實踐孝順的方法。(二) 了解聖嚴師父使用了什麼方法? 能夠接引現代人來學佛。(三) 了解其他前人的文獻敘述、教導及如何解釋有關短期出家報恩以及佛教僧侶的孝順實踐。(四) 了解漢傳佛教法師以及泰國南傳佛教法師以什麼方法實踐孝順,遇到什麼困難以及解決方法。 本研究以自己的文化背景的相關知識作為文獻探討的延伸,並將文獻探討的部份分為「經典文獻的探討」、「聖嚴法師文獻記載的探討」、「當代文獻的探討」這三方面來做搜尋及彙整。對於孝道的推動,身為一位出家人或者學佛的人該如何行孝。 在第二章透過經典的內容,讓我們清楚知道佛陀給我們對父母親孝順之方法,歸納成三年種方法:身體上、心理上,以及以佛法來報答父母恩。 研究者發現關於「以佛法來報答父母恩」主要成功的原因是要了解父母親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以同理的方式給予正確的方法教導實踐佛法,並時刻提醒落實佛法於生活之中,且還要以感恩心來實行,才會成功。
URI: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1342
Appears in Collections: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pdf4.52 MBAdobe PDF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Page view(s)

55
checked on May 4, 2025

Download(s)

24
checked on May 4, 2025

Google ScholarTM

Check

Related Items in TAIR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xplore by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Research Outputs
  • Researchers
  • Organizations
  • Projects
法鼓文理學院 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Build with DSpace-CRIS - Extension maintained and optimized by Logo 4SCIENCE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