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 中文
  • English

DSpace CRIS

  • DSpace logo
  • 首頁
  • 研究成果檢索
  • 研究人員
  • 單位
  • 計畫
  • 分類瀏覽
    • 研究成果檢索
    • 研究人員
    • 單位
    • 計畫
  • 機構典藏
  • 幫助
  • 登入
  • 中文
  • English
  1. DSpace-CRIS at My University
  2. 學術單位
  3. 佛教學系
  4. 佛教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s://ir.dila.edu.tw//handle/123456789/701
標題: 佛教生命關懷的教學:以《雜阿含.第389經》為依據
作者: 釋傳範 
關鍵字: 生命關懷;如實知;四聖諦;五蘊
公開日期: 六月-2015
摘要: 本文以《雜阿含‧第389經》為主要的依據,聚焦在探索如實知四聖諦的涵義,並且能夠根治病苦、困苦的實踐,其如何能作為佛教生命關懷的教學。在論述的行文由下列章節來陳述。 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主題,並且逐次說明論文的構想與輪廓。第二章、關鍵概念的解明,首先說明《雜阿含‧第389經》的核心旨趣,如大醫王、良醫、善知疾病、如實知、四聖諦等語詞的涵義。接著對照生命關懷的界說,以證成此則經文的涵義可貫通所有各類生命關懷的面向。第三章、《雜阿含‧第389經》應用於生命關懷的學習,其以醫療模式所呈現的教學,而是有情也可以加入成為醫師的行列,從最初步對於五蘊身心的觀察,擴展至整個生命世界,乃至培養出超脫生命世界的能力。至最後一節,總結全文,整理出《雜阿含‧第389經》的深刻涵意,延展到應用於佛教生命關懷的教學,所著重的正確方向,以及提出實踐關懷生命的學習,首先應著重的課題。第四章、「結論」,總結本文重點。 本文的研究目標,預期達成如下兩件事項。其一,整理出佛教生命關懷的標指方向,以及實踐方法。其二,依據標指方向,修行正念覺察,是為落實於實踐歷程的重點項目。
描述: 學士班畢業呈現
URI: http://172.27.2.131/handle/123456789/701
顯示於:佛教學系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Page view(s)

152
checked on 2025/5/11

Google ScholarTM

檢查

TAIR相關文章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瀏覽
  • 機構典藏
  • 研究成果檢索
  • 研究人員
  • 單位
  • 計畫
法鼓文理學院 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DSpace-CRIS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  Duraspace   4science - Extension maintained and optimized by NTU Library Logo 4SCIENCE 回饋